华州秧歌戏
华州秧歌戏是一种地摊子的表演形式,田间地头,巷道场院,舞台剧院皆可表演,曲调优美,生活气息浓厚。剧目内容以反映农村生活故事、爱情故事、民间故事、历史故事等为主。现有《办年货》《小喜接妹》《夫妻观灯》《卖杂货》等。2007年5月,华州秧歌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华州秧歌戏,又称布衣戏,是活跃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的传统戏剧,尤以华县赤水镇的蒋家村、郭村、南北会头坊村、东阳乡的江村和高塘镇的秧歌最为有名。赤水河沿岸地区自古以来水源丰富,盛产水稻及小麦等农作物,是华州秧歌戏的发源地。据《华县志》记载:“秧歌”相传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插秧时,为了消除疲劳,唱出的一些民歌小调,以后便称之为秧歌。秧歌是先民在田间地头休息时的吟唱,后来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,成为农闲或节庆时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表演形式。
华州秧歌戏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起源于汉代的“傩舞”,由宋代“村田乐”演化而来,兴盛于清道光、光绪年间。华州秧歌戏最初并没有十分完整的剧本,多是艺人们即兴式的创作,口传心授,仅供娱乐而已。后来,经过艺人们地不断丰富完善,才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剧目。
华州秧戏的乐器比较简单,只有锣鼓、大镲等“武乐”而没有胡琴等“文乐”,敲敲唱唱,唱唱敲敲,所以在艺人中就流传着这样的口歌:“敲得快、跑得快,不敲不跑唱起来。”直到解放后才慢慢增加了弦乐器。
华州秧歌戏是小调式的民间戏。在表演形式上和“东北二人转”有许多相似之处,所以被称为“关中的二人转”。它融民歌、说唱、舞蹈为一体,以喜剧见长,载歌载舞。它在最常运用的欢快、活泼的“6”调式的基础上,吸收融合了眉户、碗碗腔、商洛花鼓等剧种的旋律,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曲调模式,约有四五十个。曲调欢快流畅,委婉悠扬,悦耳动听;语言质朴自然,琅琅上口,地方特色浓郁;舞步率性随意,洒脱自由,灵巧妩媚,体现出了浓浓的幽默风趣、生动活泼的戏剧风格,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2007年5月,华州秧歌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